赵宝刚死磕青春题材:年轻时不懂,现在懂了

    号称赵宝刚“青春三部曲”完结篇的《北京青年》16日上档东方卫视等五家电视台,身为这部作品的“总掌舵人”,赵宝刚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。从21年前《编辑部的故事》至今,他始终坚持青春题材,经历过《奋斗》(电视剧 电影)的光荣绽放,也遭遇过《男人帮》的滑铁卢,聊到这些经历后记者发现,无论谈并肩作战的创作团队,还是给予“售后评价”的观众们,赵导对待的态度和方式都在经历着不小的变化。
    讲“青春题材”
    年轻时我也不懂,现在懂了就想说
    跟赵宝刚对话,其实很难相信他是个50后,他几乎对年轻人的什么话题都能聊,说到进入电视圈后一直死磕“青春题材”,自称“老年人”的他说,只是想给年轻群体多一种看待问题的方式。
    华商报:“青春题材”这四个字基本上已经烙在你身上了,是什么让你如此眷恋。赵宝刚:我在青年的成长期也遇到过无数风景,当我今天有一点能力的时候,我就想用我对人生的一点感悟去给年轻人一种导向,你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,甚至谩骂我的观点,但是总有一两个人受益,我就心满意足了。
    华商报:但你怎么能保证自己的观点年轻人就需要,还愿意接受呢?
    赵宝刚:人年轻的时候没那么多阅历。其实年轻人也不了解年轻人,只有我们这些经历过年轻的老年人才能了解年轻人。我年轻的时候就特别需要一种所谓导向的东西。我每年拍这些电视剧,如果年轻人按其中的方法操作一下,即便认为不适合自己,也是体验了一种方式,这当然是对人生有好处的。
    华商报:你对“青春三部曲”做个总结陈词会是什么?
    赵宝刚:当你需要一个很大的理想却得不到时,也不要沉浸在苦难中,更不要成为物质的奴隶,过好生活可以有很多途径,尤其是心态上的改变。另外就是,世界上有些苦难是没有必要承受的,有智慧的人不必受这么多的苦,也能享受今天的生活,这就是我认为的智者。
    谈观众评价“看不懂”
    《奋斗》讲心态,《北京青年》讲行动
    谈及作品“不接地气”这个话题,赵宝刚对“爱讲大道理”、“情节教条化”等观众的负面评价坚定地回击。
    华商报:微博上有种对你的评价:“赵宝刚每次步子都迈太大,不是所有观众都能跟上。”是不是间接说明你拍的故事总有点不接地气?
    赵宝刚:什么叫接地气?比如《奋斗》我觉得到现在可能还有许多人没有理解。我在《奋斗》中投入的理念是快乐奋斗,不是传统的艰苦奋斗。现实社会中,很多年轻人没那么多苦可吃了。陆涛的成长是在奋斗过程中思想意识的成功,他最后不靠富爸爸了。
    华商报:你希望观众从《北京青年》看到什么?
    赵宝刚:这个戏就是要拍给那些不敢叛逆、爱忍辱负重的人,每当生活不如意,就说“忍了吧”的人,我就要说这些人,你为什么要忍?你为什么要苟活?现在改变一下还来得及。
    华商报:但像剧中的人物一样打破现有稳定生活说走就走,不是容易的事。赵宝刚:我不是说你要按照剧中所有人物把工作都辞了,我只是想提醒你去想一想,你走得越多,眼界越开阔。但你要有目的性,不要丢弃你所喜欢的专业,不要忘记你对生活质量的一种要求。带着1000块钱到10座城市旅行100天是一种能力。
    聊挖掘新人
    以前造星,现在让红星片酬打折
    很多演员在赵宝刚手底下蹿红,聊到“造星秘诀”,赵宝刚称角色第一,从来不怕新面孔。如今,当年的青涩新人身价翻番,赵宝刚说,我能让“红星”按市场最高价打对折。
    华商报:佟大为、马伊琍包括以前“海岩系列”捧红的陆毅、刘烨、孙俪,都没出现在《北京青年》里,是考虑演员高片酬对制作成本冲击吗?
    赵宝刚:我选演员主要还是看角色。所谓的片酬就是社会上的价酬嘛,但这社会价值不等于我的价值观,我找演员就根据我的能力,根据现在的市场提出一个价,这个价比他们平时的最高价要少一半。
    华商报:之前采访李晨,他说跟你拍戏能学到一些理念,拍摄过程中你也会跟演员分享自己的价值观吗?
    赵宝刚:我每天都跟演员交流,年轻人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比如恋爱问题、生活问题、双方之间关系问题,他们都会跟我说,然后我再告诉他们123456……说开了他们就明白,一个特别苦难的事只要特别轻松地对待就肯定能解决,不要沉浸在苦难里。